香港龜友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737|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译文】反思爬蟲照明(節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4-28 23:04:2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iamnero 於 2012-4-28 23:24 編輯

原文鏈接:http://zoomed.com/Library/ProductDBFiles/EPREP1109_ReptileLighting.pdf
譯者:iamnero

(本人出於個人興趣與分享目的,口譯此文的部份內容。若有不準確之處,還請不吝指出。)
************************************************************************************
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初,人類對於“光照對於爬蟲兩栖類的影響”還知之甚少。直到1944年,爬蟲學者RaymondCowlesCharlesBogert通過突破性的研究,發明了“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這兩個名詞,並向世人揭示了爬蟲類神奇的體溫調節機制。這兩位學者的里程碑式的成果啟發了一系列關於光照與熱對爬蟲的影響的後續研究。

在那之後,人類對於爬蟲的光需求的瞭解有了極大的長進。現在我們知道,許多爬蟲類和兩栖類都能看見UVA(譯者注:UVA即長波紫外線,是人眼可見光範圍外的光線),還能通過接受UVB(譯者注:UVB即中波紫外線,是使皮膚曬傷的主要來源)的照射在皮膚內合成維他命D。處於室內飼養環境而無法接觸到UVB的話,許多爬蟲都會患上一種代謝骨疾病(MetabolicBone Disease),其症狀為骨骼軟化、畸形並在持續缺乏UVB的情況下最終導致死亡。這一事實直接促使第一批商業化的UVB燈具在1993年上市,讓人們能夠成功在室內飼養、繁殖許多品種的爬蟲。儘管在人工飼養環境中提供足夠光照已足夠預防疾病的發生,但許多不滿足於此的飼主已經在向更高的目標進發:在人工環境中重現自然環境中的棲息地,這“自然環境”甚至包括光照。

人眼所見的世界,與爬蟲兩栖類所見的世界時不一樣的。許多爬蟲類與兩栖類的眼睛能看見紫外光。而且,有些蜥蜴和兩栖類在頭頂有“第三隻眼”,又稱“頂眼”。這只眼睛對顏色的分辨比另兩隻眼睛弱,但它能感應光線,並影響光週期(譯者注:生物每天暴露於日光或人造光的時間)、交尾、曬背以及體溫調節。頂眼也能感應紫外光(Jenison,1980)。人類與爬蟲類在視覺感官上的區別造成了在“全光譜照明”與“紫外照明”這兩個概念上長時間的混淆。

“全光譜”與紫外光照明
“光”與“視覺”是不可分割的,過去的研究已成功定義出人眼所能感應的光譜範圍。而“爬蟲全光譜”則應包括人眼可見光(紅橙黃綠青藍紫)以及UVA。要知道,全光譜爬蟲燈具不一定包括UVB,除非生產廠家在產品包裝上有明確的說明。


光譜中在較短波長那邊接近人眼可見光的部分即是紫外線。這部分波段又被分成三部分:長波紫外線、中波紫外線和短波紫外線。如前面所提到的,許多爬蟲和兩栖類都能看見UVA,因此UVA也是這些動物的可見光中的一部分。UVB的波長比UVA短,爬蟲和兩栖類有可能看得見。即使所謂的“UVB燈”能夠發出UVB,“UVB燈”這個名詞仍有使用不當之嫌,因為UVB對於那些動物來說未必是可見光(譯者注:太咬文嚼字了)。UVB除了能幫助皮膚中維他命D的合成,還在動物的免疫系統中起作用(譯者注:本人有親身體會)。有證據證明,爬蟲類能感應到UVB的存在,並有意識地根據血液中維他命D的水準來調整接受照射的時間。UVC與波長低於290納米的短波UVB(譯者注:即UVB中接近UVC的部分)不能穿透大氣層,對動物有害(譯者注:我的紅腿之前成天縮在角落中,可能與那支國產的UVB燈強度太高,且會射出短波UVB有關。換了合適的燈後,問題馬上解決)。

UVB,維他命D與鈣
動物的皮膚中通過接受UVB照射來合成維他命D的過程十分神奇。首先,皮膚中的膽固醇會在UVB照射的催化下被轉化成“前維他命D3”,然後,在紅外線(譯者注:紅外線攜帶熱量,一般通過射燈提供)的照射下,前維他命D3經過轉化成為維他命D3,並在肝臟與腎臟中被活化。整個過程中還有一些其他物質參與。因為維他命D是脂溶性的,有過量服用的危險,所以維他命D3的合成是受控制的,過量的UVB照射並不會導致體內的維他命D水準過量。

除了骨骼與蛋殼的主要成分意外,鈣質還在細胞層面上參與不計其數的生物進程,包括細胞通訊、肌肉收縮以及其他與生命息息相關的重要功能。維他命D3決定鈣代謝,如果血液中沒有足夠的維他命D3,動物的臟器就無法利用食物中的鈣,而必須從自身的骨骼中提取鈣質,最終導致代謝骨疾病,又稱營養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譯者注:……)。
動物從兩種途徑中獲得維他命D:通過接受UVB照射自身合成,以及在食物中提取。脊椎動物的肝臟含有豐富的維他命D3。但是,研究者發現,並不是所有爬蟲與兩栖類都能夠利用膳食性維他命D3。越來越多的品種,尤其是嚴格素食性的品種與部分雜食性與蟲食性的品種,它們都主要依靠UVB的照射在皮膚中合成維他命D3
有些爬蟲類,比如松獅蜥,不太可能在無UVB的環境中存活,但有些爬蟲看起來可以滿足於膳食性維他命D。蛇類的飼主通常將其養在很經濟的,只有底床、水盆和躲避穴的飼育槽中,通過地表加熱(譯者注:即加熱墊)來製造溫度梯度。這些環境通常高度在6尺以下,且除了透射進來的一點來自室內照明燈具的光線之外沒有任何專用的照明設備。這是否意味著蛇不需要UVB?雖然這些飼育槽的環境與蛇在野外的棲息地類似,但野外的蛇總會離開巢穴,並受到一定程度的UVB照射。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啊橙 + 10 多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沙發
發表於 2012-4-28 23:27:41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師兄,又學到野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聯繫我們|香港龜友論壇

GMT+8, 2024-12-21 11:20 , Processed in 0.0446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