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龜友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5222|回復: 2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野生蘇卡達象龜幼體的習性(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1-4 21:34: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url=][/url]



一個半月以前(2011 年 11 月中旬)在美國舉行的水龜與陸龜保護團體(TTPG)年會中,
有不少烏龜專家蒞臨發表了演說,
其中的最後一場演說者是來自塞內加爾(Senegal)的 Tomas Diagne 先生,
他在非洲成立並經營"非洲龜類協會(African Chelonian Institute)",
主要的目的是要保護蘇卡達象龜(盾臂龜)(Centrochelys sulcata)免於在野外「絕種」。
蘇卡達象龜會絕種?
沒搞錯吧?
我們的確沒有看錯,
雖然在人工的養殖下,
蘇卡達象龜可說太容易繁殖了!
甚至在數量上有氾濫成災的趨勢!


可是根據 Tomas Diagne 的說法,
在整個塞內加爾境內,
野生蘇卡達象龜估計僅剩下 40 頭!
比起馬達加斯加島上數以百萬計的輻射龜(Astrochelys radiata),
野生蘇卡達象龜的處境真的可謂艱難許多。
這個"非洲龜類協會"的主要任務,
是要 800 公頃大的保留區內,
保護野放的蘇卡達象龜不被吃掉或被抓去當傳統藥材。
由於 Tomas Diagne 本人從小就喜歡蘇卡達象龜,
所以畢生都投入蘇卡達象龜的研究和保育,
可說是個不折不扣的蘇卡達象龜專家。
至少以長年在野外觀察蘇卡達象龜的角度來看,
很難找到比他更投入的保育人士了。

2011 年 11 月在美國舉行的水龜與陸龜保護團體(TTPG)年會 中,傳出了令人驚異的陸龜新訊息。

[url=][/url]



真正的重點來了!
根據 Tomas Diagne 表示,
直到他要參加"水龜與陸龜保護團體(TTPG)"年會的前兩個星期,
他才真正的第一次見到剛孵化的野生蘇卡達象龜幼體!
在此之前他這麼多年來從來就沒見過剛孵化的野生蘇卡達象龜幼體。
而 Tomas Diagne 所見到的這四隻蘇卡達象龜幼體,
整天不是躲起來就是從一個遮蔽物移動至另一個遮蔽物,
並沒有看到牠們吃東西。
一直到雨季來臨時,
當大地恢復了青綠並開始生長之時,
這四隻蘇卡達象龜幼體被人發現全都待在沼澤濕地裡!
沒錯!
我們沒看錯!
就是沼澤濕地!


野生蘇卡達象龜的仔龜待在沼澤內生活的觀察,
實在太令我感到驚奇了!
不過當我恢復冷靜神智後,
發現野生蘇卡達象龜幼體在沼澤內生活的模式,
事實上解答了很多我心中長久以來的疑點,
也再度證明人類對於陸龜的習性,
還有太多有待積極努力研究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
引發了我一發不可收拾的思緒。
當然了,
這只不過是四隻蘇卡達象龜的仔龜,
或許尚無法代表所有的蘇卡達象龜幼體,
但卻是人類史上第一次記錄到野生仔龜的習性。

德國和美國知名的蘇卡達象龜和豹龜專書或專刊,也沒提到野生蘇卡達仔龜的生活習性。

[url=][/url]


[url=][/url]


[url=][/url]






我首先查閱了德國和美國知名的蘇卡達和豹龜相關文獻,
這是由 Holger Vetter 和 E.J. Pirog 所編著的豹龜與蘇卡達象龜專書,
看看是否紀錄了野生蘇卡達象龜幼體的習性。
在仔細翻閱了以後,
發現書中對於蘇卡達象龜幼體的習性,
主要是來自人工環境養殖下的觀察,
並沒有真正的野生仔龜習性紀錄。
或許蘇卡達象龜實在太容易飼養和繁殖了,
因此並未特別在意野生陸龜習性的描述。
另外德國知名爬蟲雜誌 Marginata 在 2007 年底的蘇卡達象龜專刊中,
主編 Hans-Dieter Philippen 在序文中也很明白的指出,
雖然蘇卡達象龜廣為人知,
然而有關其生活方式的研究卻非常的少。
無論如何,
人工環境下的養殖成果,
絕對不等於野生個體的實際習性!
這也是長久以來被很多陸龜飼主所忽略的。
令人遺憾的是,
正因為蘇卡達象龜在人為環境下的養殖已經有所成就了,
想要在短時間內改變許多人的態度並接受新知,
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先來看看蘇卡達象龜的產卵數量和習性吧,
這也是讓我那悶很久的議題。
蓋因地球生物的繁殖基本上有個特點:
當後代不易長大至成體時,
往往要靠繁殖數量來爭取延續後代。
換句話說,
先產下大量的幼體,
然後讓嚴苛環境或殘酷天敵淘汰掉一大部分,
剩下的極少數才能脫穎而出並傳宗接代。
而對於生活在艱困環境的物種而言,
能保握食物豐富季節盡全力搶食長大,
也才得以提高存活的機會,
否則當漫長的旱季來臨時,
很有可能必須忍受挨餓或極不願意吃的食物,
這段時間要如何是好?
由這兩個特點來推測,
蘇卡達象龜相較於其他陸龜,
在野外環境下幼體時期之損失應是很大的。
德國的 Holger Vetter 就在著述中指出,
野生蘇卡達象龜要在一歲大的尺寸以後,
掠食的天敵才會相當程度的減少。
話又說回來,
即便蘇卡達象龜長大成一頭巨獸時,
還是可能被獅子給吃掉.....





評分

參與人數 7威望 +18 收起 理由
hyy + 2 多謝分享
windleaves + 1 多謝分享
toast + 1 多謝分享
龜痴 + 10 多謝分享
Johannchan + 2 多謝分享
kitman1990 + 1 thx for share
D-hero + 1 多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30#
發表於 2012-1-8 04:15:30 | 只看該作者
Johannchan 發表於 2012-1-4 09:49
"奧地利學者所用的高蛋白質食物,
是乾重含 30% 的粗蛋白含量。
如果按照許多陸龜養殖老手或專家的觀點,

>所以波蘭好出名既Tropical牌 陸龜糧 堅持30% 粗蛋白 及 含有魚
>肉同埋軟體動物肉, 果然人地走科學的道路!

我強烈建議你用波蘭Tropical 30%蛋白陸龜糧, 只喂30%蛋白陸龜糧, 或只喂20%蛋白陸龜糧, 或混合其它20-30%蛋白陸龜糧, 不要加任何菜草, 除非那菜或草粉, 有蛋白不少於20%, 然後每日一餐, 每餐龜吃飽為止, 再加上全天70-90%的濕度, 給1-2年時間, 看看結果如何. 你老兄敢不敢做? 別盲目虛言要高蛋白而不敢做, ok?

別忘記, 吃進多少蛋白, 是以每餐吃進的總量而言的, 並非你用30%蛋白陸龜糧, 混合其它菜草, 就當成是30%蛋白.

也別忘記, 多少蛋白量, 除了以每餐吃進的總量, 還要以每天有多少運動消耗的.

我估計99%, 你極端強調要高蛋白, 但你一向一直實際給你的龜的食物, 根本就不是高蛋白, 而是別人口中的低蛋白, 別人口中的低蛋白, 即正常合理水平的蛋白, 而非指你口中那種極端性的低蛋白.

點評

你兩兄弟都好很煩吓喎  發表於 2012-1-8 09:36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9#
發表於 2012-1-8 03:54:11 | 只看該作者
windleaves 發表於 2012-1-5 09:42
哇~~師兄你真係好中point,插得好鬼應呀~~~

SB(somebody,唔好諗歪)唔知道咩叫中庸之道,以為非 ...

>學某師兄話齋,對於一個有三十幾年閱歷卻以十三歲思考方式
>黎諗嘢嘅人,同佢討論等於拉低自己智商。

我唔支持人身攻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8#
發表於 2012-1-5 22:42: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ndleaves 於 2012-1-6 00:57 編輯
waiman 發表於 2012-1-5 14:20
你全文除左東指西指, 9唔搭8, 同時用自我想像, 強將事情變成兩極, 而不符合事實之外, 並無真實回答過問題. ...

哇~~師兄你真係好中point,插得好鬼應呀~~~

SB(somebody,唔好諗歪)唔知道咩叫中庸之道,以為非洲d苛刻環境嘅反面就係餐餐高蛋白;人地話幼龜唔適合高纖牧草,佢就當正所有野草野菜都唔適合,我真係好想知道,野外係咪遍地龜糧?如果唔係,鮮花野草呢的“高纖牧草”唔食得,d幼龜係點長大嘅呢?係咪餐餐大魚大肉?從食物鏈黎講,有幾多機會俾到佢地餐餐肉?

hk政府一直推廣飲食金字塔,均衡飲食從小做起,d肥bb係健康院重點追踪對象。小時候肥胖同營養過剩,到長大再改未遲?笑鳥~

學某師兄話齋,對於一個有三十幾年閱歷卻以十三歲思考方式黎諗嘢嘅人,同佢討論等於拉低自己智商。

師兄你慢慢玩,我閃了。我功力淺,我驚我會被傳染。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7#
發表於 2012-1-5 22:21: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ndleaves 於 2012-1-6 00:55 編輯
waiman 發表於 2012-1-5 06:39
那文既主要內容, 係講N年前已知的資料, 及加插自己歪曲事實, 歪曲原作者原文的話. ...

然後又正好俾某J見到,即時啪左丸咁hi晒。笑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
發表於 2012-1-5 22:20:20 | 只看該作者
粒米 發表於 2012-1-5 04:48
咁我相信無論咩動物都好,由出生到亞成熟都係需要大量的蛋白質以及濕度,
因為幼龜跟本冇能力去應付低濕度 ...

無論咩幼龜,對濕度都係有一定要求的,否則我哋唔需要在底材上折騰,同時又浸水又搞微氣候。
所以篇文所言,對有d見識嘅人,已經係舊資料,無驚喜。
只係有d人見識少,一看到篇文就大喜,以為終於有把柄串人而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發表於 2012-1-5 17:14: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aiman 的帖子

>ak615  唔好笑我...... 其實咩係女子王元呢??  發表於 半小時前

果篇中文文的作者, 他的筆名就叫女子王元.

點評

oicic....唔該晒  發表於 2012-1-6 11:52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
發表於 2012-1-5 14:20: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aiman 於 2012-1-5 01:25 編輯
Johannchan 發表於 2012-1-5 00:28
回復 waiman 的帖子

你有冇睇過D科學記錄片, 澳洲內陸及非洲大陸環境係呵刻和欠水缺食物, 所以非洲人都有 ...

你全文除左東指西指, 9唔搭8, 同時用自我想像, 強將事情變成兩極, 而不符合事實之外, 並無真實回答過問題.  

龜BB食30%蛋白質而死, 我見過好多, 重見過D解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發表於 2012-1-5 13:28: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ohannchan 於 2012-1-5 13:41 編輯

回復 waiman 的帖子

你有冇睇過D科學記錄片, 澳洲內陸及非洲大陸環境係呵刻和欠水缺食物, 所以非洲人都有結石問題及營養不良疾病,抵抗傳染病能力差, 很多非洲小孩在5歲前死亡 (0-5歲係自古以來的生存關鍵年齡, 發達國家死亡率極低, 非洲就極高), 但每當非洲人碰到雨季,或捉獲獵物,就會開餐大食大飲, 以前上人類學anthropology 時學過佢地仲會食飽後,扣喉,再食過.

你講得岩, 很多爬蟲參考書及龜書都有講: 人養的龜係比原生地的龜生長快2倍.  這很正常, 就好似香港人比非洲人大隻2倍, 美國人比非洲人大隻4-6倍!

人類源自非洲, 如果一定要養你個細路仔,好似非洲原生地咁養,呵刻佢食物,少水,乾燥, 我覺得好癡媽筋lor

特別係BB仔, 0-5歲, 咁呵刻既環境, 死亡率高係不爭既事實!  你又點知非洲D龜BB唔係死左好多?  你有文獻證明非洲龜BB存活率很高?  而且非洲盾龜有結石問題之前W都有提過.  咁係唔係香港養盾龜也要少水,乾燥,然後令佢生石才為正常??

提供好既環境,濕度,蛋白質給龜BB, 令龜BB健康成長到亞成體有咩問題?  你見過龜BB食15-30%蛋白質而死嗎?  參考書話30%蛋白係龜的極限, 只要唔超30%就可以.

全世界人既BB我地都盡量比佢食到肥肥白白, 增加存活率! 唔通這是錯誤的嗎?? 唔通BB仔應該很瘦先係真理??  

龜BB到10cm安全後或亞成體後可以應付呵刻環境後才讓他食回草/乾草, 減少蛋白, 防止營養過剩帶來的疾病也未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
發表於 2012-1-5 10:43: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aiman 於 2012-1-4 23:04 編輯
Johannchan 發表於 2012-1-4 09:49
所以波蘭好出名既Tropical牌 陸龜糧 堅持30% 粗蛋白 及
含有魚肉同埋軟體動物肉, 果然人地走科學的道路!

你就太過習慣只自我找同好就當真, 看東西常不能全面, 草率, 偏激, 而不切實際.

以蘇, 以歐陸, 給你想想:

1) 幼龜一定要高蛋白? 指多大為幼龜? 高蛋白指哪個範圍?
2) 蘇, 歐陸, 其原生地的食物, 一年之中有多少個月會有高蛋白食物的? 秋冬季有沒有? 一年下來平均蛋白質是多高?
3) 幼龜在原生地, 在很有限的高蛋白食物豐盛季節, 吃到高蛋白食物, 是為環境呵刻欠缺食物的季節作準備, 亦有說是使快速成長, 以便抗天敵與呵刻環境, 真的? 但有每年實際的成長數據嗎? 此成長數據會快過家養, 而不刻意用高蛋白質的龜嗎?
4) 玩家與科研爬家都認同, 高蛋白會生長較快, 低蛋白會生長慢; 玩家與科研爬家們亦一致同意, 普遍人養的龜的生長速度, 比起原生地野生的龜, 快兩倍或以上, 這代表普遍人養的龜, 不刻意用高蛋白質, 卻已蛋白質過高? 或是生長都快過了野生的兩倍, 還屬於不夠快, 故要再加強高蛋白質使更快?
5) 家養箱中會秋冬季環境呵刻和欠缺食物? 所謂家養幼龜要喂高蛋白者, 是全年仿原生地的季節, 而不斷的調節蛋白質含量? 或只盲目的依幼龜要高蛋白質之說, 而全年刻意提供高蛋白質含量的食物呢? 不刻意提供高蛋白質含量食物者的龜, 全年平均吃進的蛋白質含量值, 和野生的龜全年平均吃進的蛋白質含量值之比如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
發表於 2012-1-5 08:55: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地獄火 於 2012-1-5 09:12 編輯

盾臂放養較室內養比較難隆背,而且亦生長得較慢,晚上和早上濕度會比中午為高,亦有較大溫差,所以放養較體健強壯
而且直接吸收陽光,我見到牠們在陽光下躺在水盤上,就因中午已吸收陽光較室內多,所以殼亦較硬
在早上我發覺牠們睡的地方永遠有一灘水,不論夏天或冬寒,我在想,在冬寒有水份不是更加冷嗎?
我亦試過在約4度左右一段時間才拿回室內加溫 (天氣報告市區6~7度,新界區低2~3度),拿牠們時跟拿金屬一樣冰冷(小孩切勿模仿)
食肉是否正確,我不敢武斷,但在沙漠區有動物屍體給牠們吃也不奇,但肯定不會經常有肉吃,我亦未曾餵過肉給牠們,只是餵蔬菜而已
但我肯定一樣野,當習慣室內養而想放養時,切記預一段較長時間適應期,先習慣溫差及濕度,最好勿低於16度,即是在炎熱夏天的時候才開始轉變放養習性,而且要有18個月以上大才考慮
以上只是我個人經驗

點評

thanks for your advice and input. :)  發表於 2012-1-5 12:39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發表於 2012-1-5 06:39:07 | 只看該作者
粒米 發表於 2012-1-4 15:54
本文嘅主要內容係講盾臂幼體係需要濕度較高的地方,因為存活率會比低濕高,而唔係盾臂一生活在高濕的地方 ...

那文既主要內容, 係講N年前已知的資料, 及加插自己歪曲事實, 歪曲原作者原文的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2-1-5 04:54:57 | 只看該作者
本文嘅主要內容係講盾臂幼體係需要濕度較高的地方,因為存活率會比低濕高,而唔係盾臂一生活在高濕的地方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2-1-5 04:48:07 | 只看該作者
咁我相信無論咩動物都好,由出生到亞成熟都係需要大量的蛋白質以及濕度,
因為幼龜跟本冇能力去應付低濕度,在野外,高温低濕的環境唔洗三日幼龜一定會變干屍,
我屋企隻26cm豹龜三日冇水飲就會食欲減少,五日開始拒食
宜家濕度每日都維持係70%,放養!
本身港澳地區就好難做到底濕通風嘅環境
Ps:隻龜頭先仲係度咬緊我隻腳趾,超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發表於 2012-1-5 03:02:40 | 只看該作者
Johannchan 發表於 2012-1-4 12:41
但好多人仲迷信舊一套呢, 害到D新人既龜BB營養不良(因protein唔夠)、軟殼(因protein唔夠support制造kerat ...

不過事實上, 都係你自己亂想出黎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發表於 2012-1-5 02:02:43 | 只看該作者
waiman 發表於 2012-1-5 01:39
睇文章要小心睇同求証, 唔好為搵認同而睇.

乜你咁容昜比女子王元握左架?

太多人睇文都唔用腦,人云亦云,又鍾意斷章取義,又鍾意亂拋書包,已經淪為笑話都仲以為自己好叻好巴閉,真係。。。。無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發表於 2012-1-5 01:41:39 | 只看該作者
kahnballack 發表於 2012-1-5 01:35
回復 Johannchan 的帖子

點解咁講?

但好多人仲迷信舊一套呢, 害到D新人既龜BB營養不良(因protein唔夠)、軟殼(因protein唔夠support制造keratin& Beta-Keratin)、隆背(因太乾燥)、生石(因太乾燥).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發表於 2012-1-5 01:39:12 | 只看該作者
Johannchan 發表於 2012-1-4 09:27
"其次是關於蘇卡達象龜「隆背」和「結石」這兩個重大議題,
長久以來困擾著許多陸龜飼主們。
有關陸龜之隆 ...

睇文章要小心睇同求証, 唔好為搵認同而睇.

乜你咁容昜比女子王元握左架?

呢位女子王元係慣性嘩然取眾, D文章係偽科研偽翻譯, 風格上有太大量前科, 一向都慣性歪曲原文義而夾帶他個人的刻意歪曲誤導的. 呵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發表於 2012-1-5 01:35: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ohannchan 的帖子

點解咁講?
以我所見呢年幾兩年, 多左人會用霧化器
多左人知道濕度的重要
舊forum時已經有討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發表於 2012-1-5 01:20:50 | 只看該作者
好重火藥味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聯繫我們|香港龜友論壇

GMT+8, 2025-2-23 00:49 , Processed in 0.0497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