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waiman 於 2013-11-22 10:07 編輯
研究陸龜 發表於 2013-10-3 11:24
睇完佢尼篇新文章,又再發現一D新既爭議點!
1.完全密封式飼養箱係TOM最滿意既爬(同我地一直強調通風形成強烈對比)
我說說我的看法:
密封式箱的保溫濕是最佳, 這是人人知的.
這根本是沒爭議點. Tom說的密封式箱保溫濕最好, 是在不考慮細箘滋生之下而說的.
但如以不造成細箘溫床而言, 密封式就是最差, 這是無可爭議的, 因為很簡單就能証實, 用綿花棒一擦提取樣本, 再在玻璃試片上一擦, 然後放在電子顯微鏡之下比對, 立即就能看出細箘的密度有極巨大的差異.
另外, 我一向都覺得這種只極端化的高濕實驗, 其數据差異巨大而非常的不準確, 因為他欠了中間值, 所以不能說明, 如不用超高濕, 就造不出同樣效果.
Tom應該用多幾批龜, 用同樣的密封式箱, 同樣的溫度, 但嚴格控制每批的濕度都差5%, 將100%試到45%, 100, 95, 90.......共12批龜, 這才能找出剛達到真實有效的濕度, 這才能判斷是否真的需要全天超高濕.
以我自己個人, 我已實驗過超過35隻歐陸幼龜, 每隻至少實驗兩年的經驗而言, 用90-105cm的開放式箱:
當 "加熱燈的正下方", 有濕度50%之時, 這時箱中正中央後方, 离地面1-2cm的濕度錶, 是顯示濕度40%, 晚上山洞內濕度是70%, 就能令歐陸只吃Mazuri加草粉之下的背甲, 完全平滑而不隆.
當 "加熱燈的正下方" 用濕度60%, 箱中正中央的後方, 离地面2cm的濕度錶顯示濕度50%, 晚上山洞內濕度是75%, 能令歐陸只吃Mazuri加草粉之下的背甲絕對性的平滑, 每片甲片之間的生長紋, 能平滑到幾乎不見.
當中關鍵性的重點, 是 "加熱燈的正下方" 的濕度, 和晚上背甲要保持有一方層薄薄的霧水.
(我住在紐約, 這里全年之中有9個月是冷的, 而室內平均濕度是只有30%, 所以我是用加濕噴霧機, 去造成那日夜的濕度效果.)
所以我覺得, 用那些 "極端高濕實驗" 會容昜得到錯誤的數据及結論.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我們在網上查到歐洲陸龜, 在野外原生地的濕度是35-45%, 但別忘記, 這濕度是在太陽這個天然加熱燈的正下方的濕度, 而我們在箱中正中央的後方放著濕度錶, 當調到濕度有70%之時, 加熱燈的正下方實際上的濕度, 可以是連35%也沒, (箱內的空間越少, 濕度的差距會越大, 加熱燈离地面的距離, 也是會令到濕度差距巨大), 所以不少養家, 調到箱後方的濕度錶顯示80%之時, 加熱燈的正下方才大概實際有40-45%, 而龜全天大部份時間是在加熱燈的正下方, 加上有時走動, 因此龜他實際得到的濕度只是45-55%, 而我們看到濕度錶顯示是80%, 就誤以為龜要高濕才行, 而實際上是大概只需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