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Johannchan 於 2012-1-5 13:41 編輯
回復 waiman 的帖子
你有冇睇過D科學記錄片, 澳洲內陸及非洲大陸環境係呵刻和欠水缺食物, 所以非洲人都有結石問題及營養不良疾病,抵抗傳染病能力差, 很多非洲小孩在5歲前死亡 (0-5歲係自古以來的生存關鍵年齡, 發達國家死亡率極低, 非洲就極高), 但每當非洲人碰到雨季,或捉獲獵物,就會開餐大食大飲, 以前上人類學anthropology 時學過佢地仲會食飽後,扣喉,再食過.
你講得岩, 很多爬蟲參考書及龜書都有講: 人養的龜係比原生地的龜生長快2倍. 這很正常, 就好似香港人比非洲人大隻2倍, 美國人比非洲人大隻4-6倍!
人類源自非洲, 如果一定要養你個細路仔,好似非洲原生地咁養,呵刻佢食物,少水,乾燥, 我覺得好癡媽筋lor
特別係BB仔, 0-5歲, 咁呵刻既環境, 死亡率高係不爭既事實! 你又點知非洲D龜BB唔係死左好多? 你有文獻證明非洲龜BB存活率很高? 而且非洲盾龜有結石問題之前W都有提過. 咁係唔係香港養盾龜也要少水,乾燥,然後令佢生石才為正常??
提供好既環境,濕度,蛋白質給龜BB, 令龜BB健康成長到亞成體有咩問題? 你見過龜BB食15-30%蛋白質而死嗎? 參考書話30%蛋白係龜的極限, 只要唔超30%就可以.
全世界人既BB我地都盡量比佢食到肥肥白白, 增加存活率! 唔通這是錯誤的嗎?? 唔通BB仔應該很瘦先係真理??
龜BB到10cm安全後或亞成體後可以應付呵刻環境後才讓他食回草/乾草, 減少蛋白, 防止營養過剩帶來的疾病也未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