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waiman 於 2012-1-26 21:04 編輯
6sn7 發表於 2012-1-26 13:49
咁講,bb食紫花苜蓿會唔會好過黑麦草/提摩西?
不過紫花苜蓿南方種唔到 ...
其實野龜資料, 同箱養會有不同, 會造成以下的問題:
野外幼龜因食物條件等呵刻, 故偶然有吃到高蛋白是最好, 但並非天天有得吃大魚大肉高蛋白吧?
因此箱養的真有必要刻意去找高蛋白的菜草? 如龜運動量多, 亦需更多的蛋白質, 箱養龜的運動量方面比起野龜又如何?
一般我們見到, 不挑用高蛋白, 而用菜養的龜, 大都因生長過快或胖而要減肥, 因此還要刻意找什麼高蛋白的菜?
其實那些野外幼龜資料, 什麼高蛋白低蛋白, 全是虛言虛指, 根本就沒一個真實指標.
野外幼龜食物條件呵刻天天不同, 在各季節的食物又是不同, 還有食物希有的季節, 在全年平均之後, 實際每天吃進蛋白質數值是多少? 箱養的幼龜天天食物豐富, 全年365日基本相同.
兩者在全年平均之後, 箱養的幼龜每天吃進蛋白質數值, 比起野外幼龜的數值又如何?
會不會箱養幼龜吃進的, 只是中或中低蛋白質數值, 就已相等於野外幼龜, 所謂高蛋白質的數值呢? 別忘了爬家們所說的數值, 只不過都是在短暫的, 食物豐盛季節中的一時之像, 而並沒有全年平均之後的每天實際數值是多少, 箱養的有樣學樣恐怕必會過度.
再來就是幼龜與纖維, 亞成及成年龜當然很需要. 幼龜呢? 到底實際每天需要多少? 幼龜要纖維來做什麼的? 幫肋腸胃郁動? 如是幫肋腸胃郁動, 還哪需挑什麼特高纖維的草, 也不需挑什麼高蛋白的草; 但到底要何份量纖維呢? 以何為準?
我也常聽說, 什麼很好的爬醫, 或什麼知名的爬家, 說幼龜用幾比幾%纖維, 牧草和菜應幾比幾, 根本不分時刻, 不分龜種, 不分個別体質, 聽者亦按比例照辨, 去強迫龜接受;我就很驚訝的, 身為爬醫爬家, 說話居然這麼不付責任和不科學化!
現時最衰係冇一個固定規格, 比大家固定用乜菜草, 所以睇完N個什麼科研爬家的資料之後, 都係只得個睇字, 然後在實際上還是自己各自各師各法, 各適其適.
因此於幼龜, 我自己是根本不管他們那一套, 養物上儘量多元化, 根本不用管蛋白質高中低, 以觀察龜的四肢肥廋, 加上每兩週量體重來控制, 廋就用19%高蛋白Rep-Cal加多一餐給2-6粒進補, 胖就減少食量或兩日才吃一餐.
纖維方面就看龜糞, 龜糞成形還帶硬就纖維足夠, 以此來做指標.
我至今還從沒買過任何牧草, 只用門外摘的野生蒲公英和車前草, 加一般各種菜, 糧我基本全用不上, 龜糞都是成形還基本拿上手有硬似石頭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