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整個爬蟲類的豢養歷史而言,使用加熱燈具的豢養方式其實只佔其中蠻短暫的時間,早期的爬蟲飼養者之所以會經常養死掉,主要是因為不曉得爬蟲類在熱能調節或所接受光照品質方面的需求,一直到了1994年Charles M. Bogert和Raymond Cowles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沙漠爬蟲在熱能需求上的初步研究",這篇文章大大地改變了我們對野生和豢養爬蟲類在生存需求的認知。到了1950年代,有一些飼養者開始嘗試著使用人造的燈源來製造所謂的熱點,以及利用飼養箱來複製大自然的溫度梯度,被豢養爬蟲的生存時間逐漸的延長了,不過在長時間的飼養後,動物們卻會因為骨骼發育方面的異常而逐漸死亡,例如代謝性骨骼疾病。這發病的原因一直到1969年Joseph Laszlo在國際動物園年刊上發表了一篇「兩種新人造光源對爬蟲類行為表現的觀察」的報告後才為人所知,這也是首度證實了紫外線(UV-B)是爬蟲類飼養上的關鍵因素。從此之後在爬蟲的豢養上就出現了許多種飼養系統以及各式樣的加熱源及光源。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僅有極少數的研究是關於人工熱源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大部分人的看法是只要提供足夠的溫度和UV-B就可以了。最新研究的建議是雖然使用人工的光、熱源的確是有好處,但是目前的光照和加熱系統也仍存在著它們本身的問題。在此我們利用遠紅外線的熱能影像以及溫濕度資料的記錄技術來比較爬蟲類在燈下以及天然環境中的情況,結果是我們發現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效應,同時也對目前所使用的加熱技術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
不同的物種對於環境濕度的需求都不相同,大致上來說,這些需求會跟牠們所居住棲息地的型態息息相關,一般的判斷準則是熱帶森林的物種可能會需要平均在80%或者是更高的濕度,而乾燥或半乾燥的棲地物種,適合的濕度範圍就介於45-55%,在典型的西班牙南部歐洲陸龜(Testudo graeca graeca)居住區裡,環境濕度的最低記錄是在25%左右,但是動物極少會在濕度這麼低的區域待上很長的時間,反而是會將自己挖埋藏起來或者是待在植物叢中,這些地方的濕度會稍微高一些(一般是在40-50%),而且水分的散失也會比較少一些。
有九隻剛孵化的歐洲陸龜(Testudo graeca graeca),年紀、尺寸和重量都相同(事實上牠們是同一窩蛋所敷出的兄弟姊妹),被分成兩組,第一組只接受天然的陽光曝曬,不參雜任何人工的光源。第二組則刻意遮蔽了陽光,只用一盞懸吊式的100 W水銀蒸氣燈來當作唯一的光熱源。在兩實驗組的溫度控制上,則盡可能的接近,以維持兩者的相似度。在這一點上,則是藉由一對資料記錄器,搭配遠紅外線的溫度計來作持續性的監控,另外也有使用到遠紅外線的熱能攝影機來幫忙。兩個飼養箱彼此相鄰,以確保空氣的流動速率和周遭環境濕度能幾乎相同。這兩個飼養箱都是頂端開口式,70 X 50 X 20公分的塑膠容器,裡面裝有5公分厚的天然土壤,讓陸龜有相同的挖掘條件。為了讓兩組都能有很接近的曝曬時間,我們使用了光電感應控制器與日照同步來開關燈具,這樣兩組在高溫照射區的曝曬時間才能夠幾乎相同。兩組的所供應的食物都相同,另外都有提供一淺碟的水,每天都會換新。在四周後,我們注意到只有用加熱燈那組陸龜所排出的尿酸,會比只接受陽光那組的來得更濃稠以及砂礫狀,相較之下,在這個試驗期間裡,陽光組陸龜從未排出過砂礫狀的尿酸。這個試驗在六週後就因為加熱燈組的陸龜開始出現危險的脫水狀況而終止了,同時我們也留意到牠們有體重減輕的狀況。這當中的脫水情況並沒有利用血液的生化檢查來作確認,例如紅血球容積比(譯者註:血液中紅血球所佔的百分比,在脫水時這個數值會升高)或血液中尿素的濃度(譯者註:這通常代表腎功能的好壞,值越高越差,當脫水時,這個數值會上升),而是就作者本身的經驗,由肉眼已經可見到固體狀尿酸的情形來作判定。這組只使用人工光源飼養的陸龜馬上就將飼養條件更改成和陽光組相同,在21天後,就不再出現砂礫狀的尿酸,體重也同樣的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