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蛇入門(轉貼) - 當養蛇的心理準備做好了,就要開始想合適自己飼養的蛇種,很多時也會聽到,"新手適合養的是粟米蛇,王蛇,球蟒這個我也是認同的,實際上這些都是很好養的入門品種,
而事實上,這些都是你想要的理想寵物蛇嗎?
很多人草率地決定開始飼養前,並沒有考慮到自己到底喜歡的是什麼,便選擇了一條"適合新手飼養"的蛇回家,及後才開始去瞭解其他種類,才發現自己喜歡的並不是這種"適合新手飼養"的蛇,然後…好的話便會再買多一條回家飼養,不好的話,便會把原有的轉送,賣掉或者放生了。所以在選擇買一條蛇回家前,必須作多方面的資料搜集,要瞭解其生活習性,環境,成體後的體形,能否給它足夠的空間,食物和能控制得到它(成體的體力),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有些人因為看到幼體蟒蛇的可愛,一時情急便買下來,沒想到長大後需要的金錢和空間,及後如何處置,會將其棄置甚至將其殺掉,選擇品種前必要三思,一切決定好了,就要開始把蛇帶回家後須要的一切作好準備… 飼養箱—可選擇這幾種,玻璃,壓克力膠或木制的,棲息於潮濕地區的品種不建議用木制的,因要長期制做潮濕環境,木制的會易發黴而滋生細菌,最好選擇頂部和兩邊有網的飼養箱,以保持通風,確保飼養箱沒有細小的空隙會讓蛇逃脫,門適當地鎖上。 底材—就要參考所屬的蛇種,其原生地,溫/濕度而配合適當的底材,可選擇一些專供給爬蟲類用的底材,確保對爬蟲的健康和身體沒有害,爬蟲沙爬蟲鈣沙可供給洞穴棲性,乾燥棲性或沙漠棲性的蛇種,熱帶森林的或對濕度要求高的品類,可選擇一些較保濕的,如樹皮,椰殼碎或水苔等作底材,
樹棲性的長期攀在樹上,對底才要求不高,甚至只放一個水盆也可,如要為它製造一個與其原生地不太有差別的環境,或為感觀和視覺效果,也可放入樹皮,椰殼碎或水苔等…但什麼底材也好,選擇容易清潔也是其一重點,則以報紙為最佳,對於潮濕性的蛇,沒法使用報紙作底材,只好勤清理和定期更換底材就好。 盛水器—除了作為飲水的器皿外,也允當了有需要時的浸泡器皿,
脫皮前,需要降溫或飼養箱的濕度不合適時,蛇會自行進去浸泡的,應選用一個可讓蛇整個身體容入的盛水容器,不容易打翻是首要的,可選擇一些岩石水盆,而好處岩石水盆是不會打翻,週邊的不平滑表面可讓牠在脫皮時作磨擦用,勤於更換食水是必要的。如一些潮濕性的蛇種,可用更大的盛水器使其的飼養箱增加濕度。 光線—蛇大多數都是夜行性的,UV什麼的可以省略了,只需營造出日夜差別的效果就夠了。 溫度—每個品種對溫度要求不一,中國南方和北方氣候有差異,不能光參考書本而制定溫/濕度,不同種類的蛇應選用其合適的加溫設備,地棲型洞穴型的可選用遠紅外線發熱燈,陶瓷發熱器,發熱墊,樹棲型的可用一些遠紅外線發熱燈,陶瓷發熱器,要替其在飼養箱中製造出溫差效果,即是在飼養箱的一邊加溫,另一邊則不用,讓其選擇適合舒服的溫度,而日夜的溫度應要稍有分別,晚間大概把溫度降低2—5度便可(視乎品種而定)。
躲藏處和樹幹— 一個讓其休息,睡眠,可選用一些岩石洞或樹皮洞,躲藏處必須要可容納蛇捲起來的體型,但不可過大或可選一些出入口細小的洞,而最佳的岩石洞就是內部漆黑的,剛帶回家的蛇,轉了環境形成壓力,躲藏處也是一個提供安全感的地方,細長的蛇種,可放入一些丫叉型的樹枝,而體型較粗的蛇種,則已樹幹粗壯最為理想,樹棲性的就不需洞穴,可在為其提供的樹幹旁上加入一些假葉,可掩蔽便可基本而又符合的設備都完成了,有些人為了環境和視覺更好還會在飼養箱內部加入一些植物,假山假樹或其他… 是可以的,但要考慮到,那些植物呀,假山呀,假樹呀等東西,會否存在令蛇受傷的危險性,而清潔又會否方便呢?在我而言,簡單就是最好的,只要符合條件就是最好的,內部一切準備好後,細心檢查,原因是箱裡是否有尖銳物會令蛇受傷。,
當以上的都準備好了,開始選購一條自己理想品種的寵物蛇。 爬蟲類寵物市場上,都存在著人工繁殖和野外捕捉的爬蟲,對這而已,在人工繁殖的個體,狀況都會較為穩定和健康,而野外捕捉的個體,大多數都會有內/外寄生蟲,生病等問題,野外捕捉的狀況差異的個體,很容易出現拒食問題蛇健康與否,可留意和觀察以下幾點,而應避免選擇: —沒有力,沒有精神 —皮膚有皺折表示蛇過瘦,或是脫水問題 —過瘦引致背部脊椎凸起
—嘴巴經常張開/甚至不合上 —開口呼吸/呼吸有怪異聲音 —常把頭部昂起 —有留鼻水跡象 —口部旁有黏液 —口部內紅腫或發炎 —鱗片不齊/皮膚上有傷口 —大便稀爛 —反應遲鈍 —不會吐舌 選蛇後,可要求店老闆投喂一次,確保沒有拒食情況,(我就經常這樣)才決定把蛇帶回家飼養。 (若店主說,這一兩天才剛吃過還未排便,沒法試喂,那就取決該店的誠信了,死JS!!)回家後,最好先讓蛇在飼養箱內靜待幾天,好讓它熟習新的環境,這段期間儘量不要打擾,也不需投餵食物—蛇類全部是肉食性的,多數以恆溫動物為食,也有些蛇種只會食蚯蚓,蛙或蟾蜍等…食物供應視乎品種而定,在人工飼養下,很多時都是單一食物,而選蛇前也應考慮到其食物在市場上供應情況,食物會否間斷,出現不足的情況,如不必要的轉換食物,嚴重會令其拒食;平常供給的食物,替其供應在爬店購買的乳鼠,營養已經很足夠了,概括而論,一般小至中型的蛇類,初生個體投喂次數可每隔4—6日投喂一次,較大的可相隔7—9日投喂一次,而已達成體的個體,則可相隔8—12日投喂一次,(鄙人個人觀點)食物大小就要視乎蛇的身型而定。 夜行性的蛇是多數是在晚上出來獵食,投喂時間可在晚上進行,如投喂老鼠,蛇沒有興趣時,便要把老鼠取出,不要讓老鼠待在飼養箱太久,隔晚再投喂。
年幼個體不宜投喂過大的食物,多是投喂粉紅幼鼠,但此粉紅幼鼠出生不久,鈣質比較不足,最好還是添加一些鈣質,對年幼個體而言,食物體形是蛇頭部兩~三倍己是極限了,當然較大的也可能吞下,只怕會消化不好會出現嘔吐。 如何決定投喂活鼠或死鼠?成體的老鼠存在著攻擊性,(例如金絲熊) 當心蛇被襲擊引致恐懼而出現拒食,是否適合投喂活鼠,就要先多觀察及瞭解其進食習慣,從中再作定斷,吃食後不要移動或上手把玩,讓蛇靜待兩三天,便可完全消化,及後便會排出糞便,要
儘快清理。 蛻皮—蛇和大多爬蟲類一樣,會按成長速度而定時蛻皮,大概兩~四星期一次,而步入成體的蛇蛻皮次數也會減慢,在蛻皮前的徵兆,可看到蛇的皮膚開始變得朦朧,眼睛變得混濁,而和是平時的透明狀有所分別,蛇會對周遭環境較為敏感,而變得神經質,稍微具攻擊性,在此時,不應搔擾它,清理也要減少,好讓蛇保持安靜,有需要時,蛇會自行泡在水裡增加皮膚濕度,這白濁的狀態大概維持三~四天,待牠的皮和眼睛變清後兩三天便可把舊皮脫掉。
細心檢討蛇身和舊皮,若出現脫皮不完整/不乾淨的情況,可能是生病,營養不足或是環境過於乾燥,這時就要重新審視供其的飼養環境了。如身體有殘留的舊皮,替其浸泡後,小心地把皮清除便可,如只是一點點或浸泡後還是脫不掉,不要多次浸泡強行替其進行脫皮,待下次脫皮時會連同舊皮一併脫掉!
若是眼部會有好像隱形眼鏡的脫皮不清,那要把蛇的頭部固定,然後用鉗子小心輕輕地把舊皮拿掉,如沒有把握別做些步驟,請有經驗的人幫忙吧。 防禦—在自然界中蛇類也是偽裝高手,為求生存逃過敵人,蛇的體色多數可以融入原生地的環境之中,或以身體變化成一些形態去模仿物件,遇到危險時,有些會把身體縮作球狀,把頭藏在裡面,有少數蛇種會使出裝死的模樣,它會以肚
朝向天,張開口部,吐出舌頭,還會釋放一些難聞的氣味(豬鼻蛇),有些會急速的鼓起身體,假裝身形龐大來威嚇,這的動作,因要大量空氣擠入和排放,便會發出"嘶嘶"聲,
有些還會作出假動作,假裝攻擊但並不會與對方接觸,希望能把敵人嚇倒,窮技獻盡,要是失敗了便會使出真攻勢——咬! 攻擊—每種蛇都存在著攻擊意識,但攻擊前必有警告動作,抬起頭部拉弓(把身體前半部份成S狀)瞄準目標,並會張開嘴瞬間攻向目標,有些更會模仿響尾蛇尾部般震動發出"咯咯"聲響,這時不應再騷擾讓其安定下來,通常作這種攻擊,咬一下便會放口,如不幸把飼主當成食物般咬著不放,就千萬別強行將它撥開,免得把它的口腔牙齒弄傷,此時將被它咬著的部位連同它浸于水中,讓其呼吸不了便會把口鬆開,或可用冰塊擦拭鼻尖吻尖。其實蛇除非捕食,並不會主動作出攻擊,一般而已,只是受到騷擾,驚嚇的反射性動作。 拒食—飼養普遍發生的問題,如果出現拒食情況,先瞭解成因再作出正當的對策,
出現拒食的原因太多,多數常見成因是: —環境轉變 —環境溫度下降/不合適的溫度 —蛻皮前 —餵食前觸摸/把玩過量 —對活鼠抗拒(一般不大可能) —內/外寄生蟲 —口腔炎 —生病等問題 而野外捕獲的個體,也多會發生拒食狀況,環境突變令其形成壓力引致拒食,先讓它在新環境裡靜待幾天,穩定下來再重新投喂,在低溫下蛇會食欲大減,觀察飼養環境的溫度,再作出適當的調配,不致令它有壓力,餵食前不應把玩,平時也應少騷擾,定期觀察身體表面,鱗片,有否寄生蟲問題。野外捕獲的個體和環境不乾淨很大機會長扁虱,多數會躲藏在鱗片之間,此時用溫水浸泡蛇,令蟲子浮出,剩於可用鉗子小心地拔掉,時常檢查糞便是養蛇人的任務,從中可瞭解蛇的健康狀況,大便有否稀爛,可能是生病或是溫度不適當問題,食物太大,或是體內寄生蟲等問題,此時應檢查,正常的糞便軟硬度適中,糞便會連帶著一種白色結晶物排出,那和大多數爬蟲一樣,為了身體內的水份不會大量排出,便會排出一種水份極少的白色結晶物,即是尿酸。 對蛇有了初步認識,雖不同一般爬蟲類的互動性,但從飼養方面觀察蛇類的習性和生態,看著它慢慢長大,飼養人會有無窮的樂趣,享受這種快樂,加入養蛇行列吧! 內文在轉貼時曾有少許修改 |